SUNMELON 休閒網's Archiver

ckinnewwy8954 發表於 2013-1-2 01:47

淺談《鳥鳴澗》一詩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在王維《鳥鳴澗》一詩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二句寫出了一種靜謐恬美的意境: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但接下來詩人又寫出了更有詩意的一幕:“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由於山中太幽靜了,因此,當一輪明月突然升起,皎潔銀輝灑向這夜幕籠罩的空穀時,竟然驚動了山中的鳥兒,於是在幽谷溪邊鳴叫起來。這叫聲似乎一時打破了山中的寧靜,但它又讓人感到空曠的山中更加幽靜沉寂。王籍曾寫過這樣的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維這首小詩與此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細品味,王籍詩句不免給人以說理的感覺,哲理意蘊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動的描繪,而這首詩卻寫得形象逼真,生動自然,情趣無限。詩人王維正是通過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營造出山穀中的一派生機,而這些動景更是襯托出靜謐的意境。《唐詩鑒賞辭典》中也說:“這些動的景物,即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由此可見,這首詩在藝術上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動襯靜,寓靜於動。

在文學原理選修課上,老師曾就這首詩給我們講演分析過文學領域中的分歧。其實,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確實也存在著些分歧意見。我們當時討論的問題就是這桂花到底是由詩人看到的還是聽到的呢?學生中有一部分人認為詩人是看到的桂花,他們認為詩人是在閑步時偶然看到桂花徐徐落下的情景。而另一部分卻認為當時的環境是非常靜謐的,所以詩人才能聽見桂花落下的聲音。而我本人是比較贊同第二種觀點的。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並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並不能輕易看作是閑步山中。“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的聲音,才能被心靜的詩人聽到。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裏,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該詩也是這樣。詩人之所以能感覺到這種“落”,也許是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也許是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但我更願意相信詩人是憑聲響而感覺到的。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歎了。這裏,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該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詩人王維通過這首詩寫出了空靈閑靜的環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細細地啼聽花落鳥鳴的天籟,他的內心寧靜淡泊,但又富於幽雅情致。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月出無聲,而山鳥驚飛,這是動靜相襯的藝術佳境。《而庵說唐詩》:“右丞精於禪理,其詩皆合聖教。”王維的詩一般都蘊含著比較深的禪意。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在這首詩中,詩人真正地做到了“閑”,所以他真正地體驗到了“靜”。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一句古語,也許自古以來好詩都是就天成好景,只是詩人用妙手記敘出來而已。而詩人王維能在低吟淺酌之時,具有這樣的禪者心境,確實非一般的凡夫俗子所能體驗到的。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