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紅樓夢 「白茫茫大地」 賞析

  有不少探索小說佚稿情節的同志認為,賈府在事敗之後,還遭到過一場大火,所有房屋園林都被燒個精光,所以才成了一片茫茫白地。我們認為這樣的看法還大可商榷。因為與這首曲子末兩句的解釋關係密切,所以借此機會辨證一下。
  持有這種見解的同志,他們的根據大概是兩條:
  一、第一回:「三月十五,葫蘆廟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鍋火逸,便燒著窗紙。此方人家多用竹籬木壁者多,大抵也因劫數,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甲戌本眉批說:「寫出南直召禍之實病。」批在「此方人家多用竹籬木壁者多」句之上。「南直」是「南直隸」的簡稱,明代永樂初,成祖從南京應天府(清代改江寧府)遷都於北京後,稱南京和直隸南京的地區(相當今江蘇、安徽二省)為南直隸。清初以南直隸為江南省,轄境依舊。這樣,「南直」可能就被理解為是指江寧織造曹家,進而理解為是指小說中的賈府了。我們的體會,脂批指的是:他記得在江寧時,這一帶地方常發生這樣的事,一著火就連累了許多人家,「召禍」之「病」就在於「此方人家多用竹籬木壁者多」,小說中所描寫的不是憑空想像,是有「實」事為依據的。因而在「竹籬木壁」之旁又有批曰:「土俗人風。」曹家所居是深院大宅,決非「竹籬木壁者」,而且「召禍」顯然是政治原因,雍正查封曹頫家產的借口也只是「江寧織造曹頫,行為不端,織造款項虧空甚多」,「將家中財物暗穢他處,企圖隱蔽」等等(見《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與火災無關。遭火的甄士隱故事固然對全書情節有象徵意義,但也只是象徵,並非雷同。他因「翻了觔斗」,對現實感到幻滅,最終棄家隨瘋道人而去,這與寶玉後來「懸崖撒手」已很相似,作者何至於笨拙到事事都重複小說故事中已寫過的具體情節呢?其實,這種受「隔壁」連累的「接二連三、牽五掛四」的火災,正是作為後來突如其來的使四大家族「一損俱損」、彼此牽連獲罪的政治災禍的象徵。
  二、第三十九回:眾人聽劉姥姥信口開河地講雪天早晨聽得柴草響的故事,剛說看到一個十七、八歲極標緻的小姑娘,「忽聽外面人吵嚷起來」,丫頭回說:「南院馬棚裡走了水,不相干,已經救下去了。」賈母膽小,出至廊上來瞧,看著火光熄滅才進來。庚辰本有雙行小字批說:「一段為後回作引,然偏於寶玉愛聽時截住。」有的同志覺得後面找不到什麼情節能用這段描寫來「作引」的,所以認為這個「後回」應是指後半部中某一回,那麼,到那時一定是真的釀成大火災了。其實不然。只要細味這條脂批就會看出,它的語氣很一般,又強調文章寫法(何時「截住」),不像是在提示遠在八十回之後的重大情節。從脂批慣例來看,批書人批到他感到是可悲的事件時,總不免要發出「哀哉傷哉」、「悲夫」、「歎歎」一類感慨,他豈能對最終使賈府化為烏有的一場大火(如果它有的話)無動於衷,在提到時如此輕描淡寫!可見,「為後回作引」並非「千里伏線」的意思,它實在只是說為後面的那一目情節作引罷了。我們細查的結果,發現它指的就是第四十或第四十一回,只是那段文字已經殘缺了,情節已經迷失了,所以我們找不到。第四十回後半寫行酒令,「鳳姐兒和鴛鴦都要聽劉姥姥的笑話」,劉姥姥就用俚語說酒令,逗樂了大家。正當她用「兩隻手比著說道:『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眾人大笑起來」時,「只聽外面亂嚷」,現存的脂本都到這一句斷了,下面一回開始又接寫座中吃酒,就像沒有發生過什麼事一樣。所以我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外面亂嚷」。這裡肯定缺掉了一段作為插曲的情節,否則,作者是決不會憑空寫上一句「只聽外面亂嚷」而又不交待什麼事的,這大概是因為裝訂成冊(一般回數總以十位的整數分裝)的原稿在借閱過程中有了破損,致使第四十回未了或者第四十一回開頭掉了一頁,於是,只好添一二句話,把兩頭連接起來,所以,連席上不再行酒令了也未加說明,便接寫調換木頭酒杯的事,補綻痕跡十分顯然。但幸好還保存了「只聽外面亂嚷」這一句,使我們拿它來與前回「作引」的一段文字對照時,感到在寫法上確如脂評所說的那樣,也因此可以推知散佚的文字大體上也是寫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令人驚恐的事(未必仍是失火),但事情終於無妨(至於究竟是何事,寫它有何用意,當然無從揣測)。從而解決了那條脂批確實並非是暗示後半部有賈府遭大火情節的問題。
  回過頭來,再看這首曲子的末兩句,它在這個問題上幫我們撥開迷霧的作用就十分顯著了:「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說得再清楚不過了。「茫茫白地」和「食盡鳥飛」一樣,只是一種比喻(「好一似」),所以它既非雪地實景,也非一片焦土,這種荒涼景象的造成不是由於別的原因,而是「食盡鳥投林」的結果(故用「落了」兩字)。如果我們本來懷疑賈府的家業最後消亡得如此「乾淨」,其原因了四大家族在政治鬥爭中失勢之外,是否還會有別的諸如遭火之類的自然災禍的偶然因素在的話,現在把這首曲子的含義與脂批內容加在一起考慮,疑團應該是可以冰釋的(參見拙文《「賈府遭火」辨,載《社會科學戰線》一九七八年創刊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