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羅馬尼亞“快樂公墓” 碑上刻滿打油詩

“快樂公墓”不是一片肅穆的白色,而是花花綠綠五顏六色。

  這座墓地叫“快樂公墓”,它位於羅馬尼亞最北部旅遊景區瑪拉穆列什地區的瑟本察鄉,被稱為“羅馬尼亞世外桃源”。快樂公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點,且不說那一片片錯落有致的墓群已經十分搶眼,那些藍色墓碑上風格迥異的浮雕彩畫更引人注目。筆者走近第一座墓碑便看到上面有一幅中年男人的畫像,憨態可掬的樣子已經讓人忍俊不禁了,再看碑文更有意思。只見死者的碑文這樣寫道:“你站在那裏看躺在墓地裏的我,還不如我站在那裏看躺在墓地裏的你!”

  一轉身,一個正在紡線的中年婦女畫呈現在眼前,圖下邊的碑文是一首用羅馬尼亞語寫的小詩:“俺叫瑪麗亞,很早就守寡。一人不容易,拉扯三個娃。為了多掙錢,拼命紡棉花。病魔來討債,把俺帶走啦。撒手人寰去,俺才四十八。天天躺在此,看著娃長大。兒已娶了妻,女也出了嫁。心裏挺踏實,再也無牽掛。”筆者一方面為她的早喪並留下3個需要撫養的孩子而遺憾,又被她那種樂觀和滿足的精神所感染。

  轉身看到另一個墓碑,上面畫的是一些果樹,樹下站著一個男人,他就是墓中人,他的碑文也是一首小詩:“生前種了很多果樹,經營莊園脫貧致富。日子過得甜甜美美,子女孝順人才輩出。教師學者還有大夫,聲名顯赫光宗耀祖。俺雖死去不必痛哭,因為留的全是財富。人活一世不過如此,躺在這裏心滿意足。”筆者的思緒跟隨著一幅幅圖畫急劇地變換著,笑聲過後不禁感慨,這不就是人們常說的知足常樂、死而無憾嗎?

“快樂公墓”展現了羅馬尼亞人豁達的心態

  筆者正準備繼續看別的墓碑時,來了一位掃墓的婦女,她手裏捧著鮮花,面帶笑容跟我們搭上了話。在聊天時,她對我們說,“這座快樂公墓是我們瑟本察鄉的特色,瑟本察鄉的人去世後都會安葬在這裏,現在有不少外地人甚至外國人也願意把死去的家人送到這裏來安葬。其實每個人都會死的,今天我給他們掃墓,等我死了也會有人為我掃墓。我躺在這裏,也會有許許多多的遊人來這裏看我,這是件快樂的事。”

  筆者跟著中年婦女來到“快樂公墓”創始人斯坦·揚·波特拉什先生的墓前。他生前是一位畫家、雕刻家、詩人。1977年之前,每塊墓碑上的彩色圖畫和碑文都是他親手雕刻的。他還會寫詩,那些充滿鄉土味道的碑文都是他根據死者的生平經歷和性情特點編成幽默的順口溜親手刻在墓碑上。所有的遊人都為這位民間藝術大師的創舉而讚歎,對他為尋求突破而付出的心智和汗水肅然起敬,更為他對人的生與死如此大徹大悟而感動。當地人把死亡當成是永生的開始,或許這位發明者想到的正是這些,因此將本該悲傷的死亡裝點上了快樂花環。他去世後,快樂公墓由另一位接班人接管了下來,繼續保持著之前的風格。

  快樂公墓震撼著人們的精神和靈魂,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一句話:在自己的哭聲中誕生,在別人的哭聲中死去,這就是人生。除了生死,那其中的喜怒哀樂,功名利祿已經什麼都不是了。活著的時候當快樂地活著,死去的時候快樂地安息,就像躺在墓裏的每位故人一樣,這才是人生最好的歸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