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春季踏青警惕"森林腦炎"

國家衛生部日前發出通告,要求消費者和食品經營機構要停止食用和銷售美國兩種花生醬,原因是這兩種花生醬疑遭沙門氏菌污染,已致病多人。那麼,今年春天的保健話題,就先從圍剿沙門氏菌污染開始吧!

    據瞭解,除了食物製作過程中「人為」不小心創造的病毒,春季即將或正在「興風作浪」的還有眾多「新老」病毒。踏青可能被「蜱」 叮咬引發「森林腦炎」;紅斑可能源自人類最小DNA病毒——「細小病毒」的發力;面癱可能是皰疹入侵;更有流腦等人類的「老朋友」又將登場到訪。

    春季容易被病毒、細菌侵犯

    衛生部2月23日晚發出通告,要求消費者和食品經營機構要停止食用和銷售美國兩種花生醬。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衛生部門15日證實,一食品企業生產的花生醬疑遭沙門氏菌污染,已致病多人。

    據報道,自去年8月以來,美國已有39個州約300人感染沙門氏菌生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流行病專家邁克·林奇說,調查發現,這些病人發病前共同吃過的唯一一種食品就是上述兩種花生醬,其中四分之一人甚至每天都吃。林奇說:「我們認為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證明是(康納格拉公司生產的)這種牌子的花生醬(使人生病)。」

    沙門氏菌是常見腸道致病菌,易引起食物中毒,臨床症狀主要包括頭痛、噁心、腹痛、寒戰、嘔吐、腹瀉和發熱。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張立伐主任介紹,冬末春初的氣候特點有利一些傳染病的傳播,這時氣溫較低、氣候乾燥、颳風頻頻,容易導致部分病毒和致病菌的複製和繁衍。春風陣陣更是有利通過唾液飛沫的「傳輸」。春季萬物復甦,動物們也紛紛出動遷徙,候鳥、家禽、蟲鼠、牲畜等都可能是致病菌的載體,它們攜帶病毒可能四處擴散。而春季人類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勞,更容易被病毒、細菌侵犯。

    春季傳染性紅斑來自「細小病毒」

    中小學陸續開學,然而剛上一年級的豆豆卻不得不躺在病床上。原來過年前,豆豆出現咽痛、流涕症狀,豆豆的媽媽以為他得了普通感冒,怎料三天後,豆豆臉上長了一大片紅疹而且還伴有低燒,豆豆爸爸立即帶他到醫院就診,經檢查,豆豆感染了「細小病毒」引發了傳染性紅斑。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張立伐主任表示,兒童一旦得了傳染性紅斑後會先出現低熱、全身不適、咽痛、流涕等症狀,病發2~3天後逐漸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面部,很快融合成片並伴有輕度水腫,形成特有的「巴掌臉」,然後很快向軀幹及四肢擴展。

    張立伐告訴記者,「細小病毒」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小DNA病毒,可引發傳染性紅斑、血管性紫癜、關節病、指、趾麻木刺痛感、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危象等。

    「『細小病毒』感染全年均可發生,但冬春和早春更多見。」張立伐介紹,該病的傳染源為病人和病毒攜帶者,主要經呼吸道傳播,患者感染後可潛伏1~2周,輕者出現咽痛、輕咳、鼻炎等症狀,伴有全身不適、肌肉疼痛、低熱、畏寒等全身症狀,2~3天後逐漸好轉,重者會引發上述重病。該病毒至今無特效的預防疫苗,發現病情,及時到醫院治療即可。

    春季出省踏青小心「蜱」

    春節期間,小張和他大學的同窗好友到東北大興安嶺遊玩,怎料回家後,突然發起了39攝氏度的高燒,吃了兩天抗生素非但不見有好轉,還出現了面癱和肢體震顫!於是家人緊急把他送到醫院感染科治療,經檢查確診其患了「森林腦炎」。

    據張立伐介紹,「森林腦炎」是一種由於感染「森林腦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該病多發於春夏季,誘發該病的病毒也叫蜱傳腦炎病毒,是一種毒力極強的嗜神經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森林腦炎」病死率和致殘率相當高,未經治療的死亡率達20%,存活中又有高達60%的患者留有神經系統的後遺症,包括癱瘓、精神異常、癡呆、失語等。

    特別的是,「森林腦炎」病毒唯一感染途徑只能是蜱。蜱是一種寄居於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大多分佈在森林、草原或獸穴、鳥巢及家畜棚圈處。當帶有病毒的蜱叮咬其他動物或人類後,唾液中的病毒即可使健康的動物或人患病。

    專家提醒,預防「森林腦炎」的關鍵是防蜱。他建議進入林區的旅遊者要穿好防護服,紮緊袖口、領口和褲腳等處。一旦被蜱侵襲並出現臨床症狀,須立即到醫院進行診治,不能猶豫。

    皰疹病毒入侵引起面癱

    劉小姐早起照鏡子時發現嘴唇上方長了一塊小瘡,開始她以為是「青春痘」復發,於是開始喝涼茶、用祛痘膏,結果一點沒有得到改善。最後她不得不前往醫院,經皮膚科專家確診為皰疹。

    皰疹是一種由於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劉小姐遵照醫囑開始塗抹藥膏和服食西藥,效果立竿見影,沒幾天皰疹就消失不見了。她認為自己已經痊癒,就沒有按醫囑繼續服藥。誰知一周過去,劉小姐上班時沖同事打招呼微笑突然發現右邊嘴唇動不了了,她火急火燎趕到醫院,醫生告訴她,原來沒清除的皰疹病毒已經侵犯了她的面神經而引起了面癱!

    專家介紹,有些病毒引起的疾病,即使其表面症狀緩解也並不代表病毒已被清除出。與此相反,病毒很有可能仍然潛伏在人體內,伺機傷害人體健康。劉小姐就屬於這種情況,由於她沒有遵照醫囑服藥以徹底清除病毒,所以才被病毒侵犯了面神經,引起面癱。

    三種流行性疾病隨春「殺」到

    甲型肝炎: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好發季節,是由甲肝病毒所致的傳染性肝炎。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在這段時間裡,特別是在接觸甲型肝炎病人半個月至一個月後的時間裡,凡出現發熱,沒有其他原因,如吃得過飽、吃了油膩食品、夜間睡眠不足等可以解釋的吃不下飯,甚至飯後噁心、嘔吐、乏力,連上一步樓梯都感費力、面黃、小便像濃茶等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流行性出血熱:這是一種冬春季急性傳染病,在這個季節,一旦出現突然畏寒、繼之高熱、面紅、頸紅、胸肩部紅、貌似醉酒、伴有頭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膚黏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及時求治。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俗稱腦膜炎,好發於冬春季,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兒童為多。在流腦好發的季節裡,要注意積極預防。一旦發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驚厥和皮膚黏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加以注意盡早就醫。
返回列表